快訊 / 銀杏恐轉中颱!今12縣市10級強風來襲

 氣象署對全台12縣市發布強風特報,隨著輕颱銀杏的移動路徑備受關注。氣象署指出,銀杏可能於今日(5日)增強為中度颱風,清晨已針對桃竹苗等12縣市發布陸上強風警報,提醒部分地區居民小心可能出現9至10級的強陣風。

氣象署解釋,由於東北風增強,桃園至雲林沿海空曠地區及恆春半島、綠島、蘭嶼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等地區容易出現9至10級的強陣風。基隆北海岸、嘉義、台南及東半部沿海空曠地區也會有較強陣風,海上更可能伴隨大風浪,提醒民眾務必注意安全。

強風警戒的縣市包括:桃園市、新竹市、新竹縣、苗栗縣、台中市、彰化縣、雲林縣、屏東縣、台東縣、澎湖縣、金門縣及連江縣。

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,今年10月不尋常地有兩個颱風登陸台灣,分別是山陀兒和康芮,十分罕見。上次10月有兩颱侵台已是26年前。這次颱風活動的活躍原因可能是海水溫度較高。山陀兒最終在高雄外海盤旋2天,減弱後才登陸;康芮則以較快速度掠過,避免了更嚴重的災情。

根據中央氣象署統計,今年7月至今,凱米、山陀兒及康芮等三個颱風先後登陸台灣,打破16年來的記錄。這些颱風各具特色,例如凱米颱風在登陸前原地打轉,導致南部山區降下豪雨,創下15年來雨量新高;山陀兒則以緩慢速度北上,最後於台灣西南方海面滯留並造成金山和萬里豪雨。

康芮颱風則在10月底登陸,其廣大的暴風半徑超過300公里,威力可與1996年賀伯颱風、2015年蘇迪勒颱風相比。康芮颱風帶來的巨浪甚至造成中國籍貨輪擱淺於野柳海域。

(圖/翻攝自臉書/ 汐止區公所)

氣候專家指出,今年颱風的頻繁可能與海水溫度變化有關,全球暖化讓海水溫度升高,進而影響颱風強度和生成頻率。但也有研究認為,颱風數量並未隨著暖化增加,可能因海溫過高,反而穩定了氣流結構,使颱風生成機率下降,但一旦生成,便易發展為強颱。

專家提醒,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異常可能增加颱風的強度,因此必須加強早期預警系統,以減少災害風險。台灣地質脆弱,若雨量過大恐引發嚴重災情。隨著颱風頻繁來襲,建築物的抗風設計也變得至關重要,尤其是大面積的玻璃帷幕建築,應更嚴密地計算風壓強度。

台灣在短短四個月內歷經三次颱風侵襲,北中南皆受影響。民眾與公部門雖快速進行災後重建,但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,大家都需提高警覺,做好防災準備,保障自身安全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