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大城,一位以民歌作品傳頌至今的台灣歌手,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16年,但他對民歌的熱愛與貢獻,仍深深烙印在無數歌迷的記憶中。而他的最後一夜,也充滿了音樂與溫暖。
「硬撐1星期!」這是當時趙樹海在黃大城臨終時,感嘆好友生命頑強的描述。醫生預測黃大城僅剩2-3天的生命,然而他硬是與病魔奮鬥,撐過了一個星期,這背後有著太多的故事。
黃大城在民歌界的地位無庸置疑,從《今山古道》到《漁唱》,他的歌聲陪伴了無數台灣人度過青蔥歲月。他曾在2007年與趙樹海、王夢麟再次合體,舉辦了「你歌我和」民歌30周年演唱會。
然而,正是在這場演唱會後,他檢查出罹患胰臟癌,這也是他與觀眾最後一次的大型公開演出。
隨後,他便開始了一場與病魔纏鬥的艱苦旅程。
黃大城的「公務員式人生」與音樂夢
黃大城一生都在「公務員」與「歌手」兩種身份之間遊走。他曾笑言,自己的生活如同「雙軌制」,白天是民航局的公務員,晚上是歌手。
他的音樂生涯並非一帆風順,儘管在1978年憑藉《彌渡山歌》贏得了第二屆金韻獎,但他仍選擇了一條穩定的職業道路。
然而,這並沒有減少他對音樂的熱情,反而讓他更加堅定地將音樂融入生活。
他的作品《我們看雲去》,更是被視為經典之作,這首歌不僅代表了他音樂事業的巔峰,也象徵著他內心那份對生活和藝術的簡單與堅持。
親友的最後陪伴:音樂送別,微弱哼唱
在黃大城生命的最後時刻,好友趙樹海、王夢麟、施孝榮等30位親友聚集在他身邊,為他唱著他最喜愛的民歌與聖歌。
雖然此時的黃大城已經無法完整地唱出歌詞,但他仍然以微弱的聲音跟著哼唱,仿佛他與音樂從未分開過。最後,他在這些熟悉的歌聲中,安詳地離開了人世。
這一夜,充滿了不捨與懷念。趙樹海在回憶時哽咽地表示:「大城是我們中年紀最小的,但他已經多撐了一年,這已經是奇蹟了。」
在這場與生命的最後告別中,音樂成了最好的陪伴,也成了黃大城與這個世界的最後聯繫。
MIB三重唱的黃金時代與不朽的友誼
黃大城、趙樹海與王夢麟曾組成的「MIB三重唱」,是台灣民歌史上不可忽視的一部分。
三人在1970年代末期合作推出了多張專輯,重新詮釋了許多經典民歌。這段合作不僅讓三人在音樂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誼,也成就了他們在民歌界的地位。
儘管三人在台上台下常有小爭執,例如趙樹海曾抱怨自己在宣傳時總是擔任「發言人」角色,感覺到有些不公平,甚至有時因為酬勞分配問題而互相吐槽。
但這些看似平常的小插曲,反而顯示了他們之間的真摯友誼。這段關係持續了數十年,並在黃大城的生命最後一程中,以最溫暖的方式展現。
結語:音樂不朽,記憶長存
黃大城雖然已經離開我們,但他的音樂與精神將永遠流傳。對於他來說,歌唱是一種陪伴、一種熱愛,也是一種永恆的追求。這位「公務員歌手」用他獨特的方式,將生活與藝術完美結合,最終也在音樂的懷抱中安然離去。
他的故事,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藝術家對於生命的頑強與執著,也讓我們不禁懷念那個在台灣民歌巔峰時期,為我們帶來無數感動的黃大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