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男籃在熱身賽上取得三連勝,並以26分姿態狂勝上屆世界盃亞軍塞爾維亞,士氣達到頂點。在與塞爾維亞一戰,最後一節進入垃圾時間,美國男籃上了三名角色球員,分別是米卡-波特、奈傑爾-海耶斯-戴維斯和加洛韋。
美國男籃在上屆男籃世界盃遭遇失利,他們決心在巴黎奧運派出豪華全明星陣容,其中包括連續第4次出征奧運的杜蘭特,時隔12年重返美國男籃的詹姆斯和濃眉,首次出賽的柯瑞,凱爾特人三大冠軍成員等。如今看到陣容名單,許多球迷自然不解,為何會出現三個名不經傳的角色球員?
實際上,這三位角色球員都是美國男籃陪練隊的成員。在熱身賽開始以前,美國男籃曾經組織了一陪練隊伍,用以幫助正軍演練攻防戰術,適應FIBA與NBA之間的規則差異。陣容基本上以近年的新星球員為主,其中包括近年熱門新秀布蘭登-米勒、小賈巴里-史密斯、哈克斯、波傑姆斯基等人,還有25年的狀元大熱庫珀-弗拉格。
相較於部分近年新星,米卡-波特、奈傑爾-海耶斯-史密斯和加洛韋三人,無論是名氣抑或實力上都所欠缺,並非隨隊陪練的最好選擇。但他們最終可以進入美國男籃熱身賽大名單,是他們可以確保自己的時間連貫性。由於萊昂納德的傷停退出,杜蘭特處於養傷階段,懷特的臨時加入,美國男籃團隊不得已選擇若干球員加入球隊當中,確保一切意外情況的發生。
考慮到包括波傑姆斯基、特雷斯-傑克遜-戴維斯等球員,都已經投入到夏季聯賽的徵戰,其餘新星部分也已經投入到新賽季的訓練之中,美國男籃必然需要可以隨隊更長時間的球員,以上三人就是最好的選擇。加洛韋已經連續兩個賽季不在NBA,在海外聯賽打球。奈傑爾-海耶斯-戴維斯剛在歐洲聯賽大放異彩有單場50分錶現,米卡-波特沒能獲得新的合約報價。三人的特殊經歷,可以讓球隊更快融入FIBA的規則之中,也是時間允許下的僅有選擇,因此美國男籃並沒有選擇更強大的新星球員。
這三名球員並不會出現在美國男籃的最終大名單之中,他們雖然是球員,但在隊中更多的是工作人員身份。不過作為角色球員,米卡-波特、奈傑爾-海耶斯-史密斯和加洛韋可以參與到美國男籃的徵戰之中,並且獲得熱身賽上場時間,這或許已經是他們生涯難得的榮耀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