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醫生,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兒子,他還那麼年輕。”
小李今年23歲,近年來他的胃部健康狀況一直不好,去年年底出現了頻繁的腹痛症狀,但也只覺得是吃錯了東西,並沒有重視。
過完年後情況愈發嚴重,父母趕緊帶他去市立醫院檢查,發現腹腔內積水異常增多,醫生建議進一步進行穿刺檢查。
檢查發現腫瘤指標多項異常,還有異型細胞存在,進一步確診為“皮革胃”,也就是胃癌晚期,失去了手術的機會,父母受不住打擊失聲痛哭…
重慶市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孫浩表示,約有9成的胃癌病人一經確診就是晚期。日常一旦發現常有消化不良、胃部不適以及胃痛胃脹等症狀時,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,年輕人也同樣需要注意。
一、從胃炎到胃癌僅4步,抓住癌症訊號及時煞車
胃癌高發生率與高鈉飲食、吸菸以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息息相關,在飲食中減少高鹽食物以及防治幽門螺旋桿菌感染,是預防胃癌發生的重要措施。
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張北平表示,我們的胃部原先像一片肥沃的土地,後續由於過度開採等因素,導致農作物無法生長,還會被瘋狂生長的野草入侵,導致土地沙漠化。
翻譯成白話就是,胃部內本身都是正常的細胞,由於年齡增加、飲食習慣不良等因素,導致腺體萎縮、正常胃黏膜喪失,後來出現異型增生,導致患者罹患癌症死亡。
從普通胃炎發展到胃癌,需要經歷非萎縮性胃炎→萎縮性胃炎→腸上皮化生→異型增生4步,最後演變成胃癌。
從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到胃癌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,其中約只有1%的患者會發展成胃癌,所以在胃部出現不適時要引起重視。
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張壽儒、張光倩提醒,從胃炎發展到胃癌,往往會有5個徵兆。
1.疼痛性質改變
良性的胃病在發作時的疼痛感有規律可循,如果原先規律的腹痛突然出現了改變,則要警惕可能是癌變了。
2.燒心胃酸倒酸
燒心所處的位置一般在心窩處,長期燒心胃酸倒流會導致食道黏膜被腐蝕,進而引起食道炎、食道潰瘍以及癌症發生。
3.上腹部出現腫塊
在心窩處出現質地堅硬、擠壓疼痛的腫塊,需要高度警覺可能是癌症引起,而腫塊也會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大,牽涉到胸背部。
4.黑便
出現無法解釋的黑便,很可能是胃潰瘍發生了癌變所致,要去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。
5.體重下降
癌細胞會在體內不斷與正常細胞搶奪營養,導致身體無法吸收到充足的養分,患者的身體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下降。
二、得了慢性胃炎的人,要注意飲食
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、長期飲食不良等因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,表現為噯氣、反酸、噁心以及噁心嘔吐等不適。
臨床上最常見的慢性胃炎胃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。
其中萎縮性胃炎有一定的癌症傾向,在控制症狀的同時還需要定期進行複查;而非萎縮性胃炎,則要服藥積極控制症狀,以免症狀過多影響到正常生活。
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新穎提醒,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要多吃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,如主食、蔬果、魚肉、蛋奶類以及豆類食物。要注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和飲品,如菸酒、辣椒以及芥末等。
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支傑華指出,本身胃不好的人,日常要注意少吃這幾種水果。
1.柳橙
柳橙的維生素C含量很豐富,但它也有較多的檸檬酸和果酸成分,過量攝取會導致胃部受到不良刺激,容易引起胃痛、胃灼熱。
2.葡萄
葡萄對於胃部敏感的人來說是不合適的,因其豐富的果膠和纖維素,本身胃不好的人難以消化。過量攝取會導致胃腸道負擔過重,誘發脹氣、胃痛等症狀。
3.石榴
石榴內的果酸含量也很豐富,會為胃腸道帶來不良刺激,導致胃痛、胃酸倒酸等症狀。
三、協和醫生:養胃有方法,謹記這幾招!
武漢協和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範恆提醒,胃不好的人日常要注意做好這幾件養胃的措施。
1.來碗“養胃粥”
建議使用少量精米加入南瓜、豆類、粗糧等食物熬成粥,這樣做不僅可以滿足身體對膳食纖維的需求,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。
2、給胃「按個摩」
適當進行揉腹操對於健脾養胃也有好處,將雙手搓熱後用掌心對著肚臍順時針按摩50次、再逆時針按摩50次,可起到促進胃腸道分泌、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,對胃部健康有好處。
3、給胃“灸一灸”
有條件的人,在日常可以使用艾灸條灸中脘穴、足三里穴,堅持一段時間會發現脾胃功能得到了很大改善。
胃癌近年來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,對此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,從生活中的細節去進行改變,盡可能預防胃癌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