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對各類保健食品熱衷,希望藉此補充日常飲食難以攝取的營養。不過,前衛生署副署長 李龍騰 最近在節目《新聞挖挖哇》中直言,「全世界根本沒有健康食品」,並指出台灣與日本的洗腎率位居全球前兩名,他認為這與過度依賴保健食品有關,「台灣、日本愛吃健康食品,也因此使得台、日兩國成為全世界洗腎王國。」

示意圖來源:pixabay
前衛生署前副署長、現任仁濟醫院院長 李龍騰 分享了他22年前在衛生署的經驗,直言「所謂的健康食品根本不存在」。當年他曾力倡廢除《健康食品管理法》,但因涉及龐大利益團體而未能實現。
李院長進一步指出,台灣民眾熱衷服用健康食品,日本亦然,反而使兩國成為全球洗腎率居高不下的國家。

示意圖來源:pixabay
這些看似有益健康的產品,其實可能對腎臟造成嚴重損害。即便是經國家認證的健康食品,李龍騰院長也提醒民眾務必謹慎使用。

示意圖來源:pixabay
現年73歲、身體健康的李龍騰坦言自己從不食用任何健康食品。他特別提醒,像紅麴等保健品若使用不當,可能引發急性肝炎;若對家中保健食品有疑慮,建議送交衛福部檢驗,確認是否含有不當添加物。

同時,好心肝門診中心副院長林姿伶也提出警示,坊間許多標榜「純天然」的保健食品,其原料到成品都經過複雜加工程序,包括提取、消毒、精煉等,早已不再是原始天然狀態。她強調,即便原料天然,最終進入人體的仍是加工後的物質。若想透過飲食維持健康,建議以多吃「原型天然食物」為主,才是真正的營養來源。

示意圖來源:pixabay
總之,凡事要有「度」,服用保健食品需留意攝取量與成分來源;若平時飲食習慣或生活作息不佳,單靠大量保健品來補救,反而可能增加身體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