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NBA裡,得分高手一抓一大把,但能把對手防守逼到崩潰的,真沒幾個。例行賽刷點高分不算本事,真正恐怖的是在季後賽、在關鍵時刻,你明知道他要出手,卻還是攔不住。
第五:凱文杜蘭特
杜蘭特得分有多輕鬆?看他打球就像開掛一樣。兩公尺一的身高,後衛的手感,你伸手撲他投籃,他連視線都不會受影響。 2014年MVP賽季,場均32分,真實命中率63.5%,這種效率簡直變態。季後賽打雄鹿那場更經典,49+17+10,全場一回合都沒歇,關鍵還是真進啊。說穿了,防杜蘭特只能祈禱他手感冰涼,不然就是在陪練。
第四:科比·布萊恩特
科比的得分手段多到數不清。背身單打、急停跳投、突破扣環、三分幹拔,你能想到的他幾乎都會。他單場81分,連續4場50+,還有三節62分比對手全隊都多。問題是到了季後賽,你還是攔不住他。即便命中率不算頂級,但Kobe最恐怖的地方在於他敢投,關鍵時刻更是敢於承擔。對手都知道他要出手,但防不防得住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第三:威爾特·張伯倫
說到刷分,沒人能比得過張伯倫。 100分的神蹟,單季場均50.4分,這些數據放到今天聽著都像玩笑。更離譜的是他的身體條件:兩公尺一的高度,百公尺11秒的速度,還能起跳摸到近4公尺的高度。換句話說,那年代的中鋒站在他面前,就像學生防老師。雖然後來他轉型打團隊,得分沒那麼瘋狂,但只要他想,得分就是家常便飯。
第二:勒布朗·詹姆斯
很多人提詹姆斯第一反應是全能,但別忘了,他的得分能力同樣是歷史等級。 2007年打活塞,末節+加時一個人連砍25分,那種場面誰看誰崩潰。到2018年,年紀一把還能東決G7打滿48分鐘,砍35+15+9,把騎士拖進總決賽。防詹姆斯的麻煩在於,你不敢給他空間,他能投;你要是上來貼,他直接往裡撞,順便還可能送你個2+1。
第一:麥可喬丹
喬丹為什麼是史上第一得分手?因為他根本沒有短板。別人例行賽能砍分,季後賽就下滑,他偏偏反。 1986年對凱爾特人,單場63分;1993年總決賽,場均41分;1997年流感之戰,帶病砍38分。關鍵時刻別人會手抖,他卻更穩。十次得分王橫跨11年,從24歲到35歲,想拿分就拿分,根本不講道理。說穿了,在得分這件事上,喬丹就是無解的代名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