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,早餐店隨處可見,顧客總是絡繹不絕,但早餐店的生意真的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做嗎?
最近有一位網友分享了他的創業經驗,他曾在3年前加盟開了一間早餐店。雖然最高一個月的營業額能達到30萬元,但他仍然倒賠了3萬元,最後一年的盈虧甚至達到了75萬元。最終,他只好將店面頂讓給一對中年夫婦,但這對夫婦接手後的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。
根據《三立新聞網》報導,一位網友在網路論壇PTT上提出了一個問題:「我媽60歲,想接頂讓的麥味登,要怎麼阻止她?」這個問題意外地引起了曾經開過早餐店的網友的注意,他分享了自己的慘痛教訓,以供給這位網友參考。
這位有經驗的網友表示,他三年前加盟了一間早餐店。雖然加盟費用還算便宜,但每月高達3萬元的房租和押金,以及四名員工的薪資支出(包括兩位全職和兩位兼職),約為9.5萬元,加上水電瓦斯等開支,每月支出約13萬元。他估算,頭一年經營就已經耗費了70至80萬元的現金。
然而,開業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經濟不景氣,街上的人流量也銳減,對店內生意造成了沉重打擊。直到2021年過年前,情況終於出現了起色,每月的最高營收可達約30萬元,其中大約一半來自於熊貓外送服務。儘管他對店內生意突破30萬大關感到欣慰,但仔細算來,仍然虧損嚴重,「一整年每個月淨支出3萬!」
這位網友指出,他當時每月的成本超過23萬,這意味著他必須全力以赴,才能在每月營收未超過30萬時獲得與一般上班族相當的收入,而且收入非常不穩定,完全是虧損的狀態。最終,他無奈地選擇將店面頂讓給一對中年夫婦。然而,讓他意想不到的是,這對夫婦接手後,卻取得了意外的好成績。他們的孩子在假日回來幫忙,主要支出定在薪資上,每月約10萬元,但在孩子的幫助下,他們仍能盈利。這使他在回到店內用餐時感慨萬分:至少生財器具都沒變廢鐵,對社會有點貢獻。」
許多人看完這位網友的早餐店創業回顧後,紛紛留言討論。其中一位表示自己也是開飲料店的,強調自己和家人一起努力的重要性,並指出最大的支出在於雇人。另一位提到,夫妻倆自己動手做,省下了雇人的成本,這是賺錢的關鍵。還有人強調,這一行業需要團隊和家庭合作,一個人單打獨鬥很難賺錢。
雖然街上充斥著早餐店,但開店前仍需要注意眾多細節,否則很可能會虧本。您對此有何看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