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女子獨自到瑞士安樂死!親手按下死亡開關說:想死想7年了

在日本,法律是不支持「安樂死」的。有人呼籲將「安樂死」合法化,其中多是患病後生活艱難的人,想要體面地離開。也有人認為反對「安樂死」合法化,因為擔心那樣會讓人輕易選擇死亡。

前不久,日本媒體全程跟進了一位前往瑞士「安樂死」的女士,也訪問了反對「安樂死」的漸凍症患者。他們的意見都有自己的道理,因此也引發了社會範圍內更大的討論。

64歲的迎田良子,獨自居住在東京都。她50多歲時患上了帕金森氏症,如今已十分嚴重,手腳顫抖得厲害,行動遲緩,走路時膝蓋彎曲,前傾,無法保持平衡。

她想要安樂死,有這個想法已經7年了。她希望日本能將安樂死合法化。

迎田良子這一生過得很苦。她小時候和父母、哥哥一起生活,然而這個四口之家總是充滿爭吵和.家.暴.。父母關係不好,母親總被打得厲害,所以迎田良子小學時最大的願望是早日離開這個家,自己獨自生活。

高中畢業後,迎田良子去了歐洲,當了日語講師。那是一段難得輕鬆的時光。

迎田良子一直沒結婚。她曾在法國遇到一個男子,兩人相戀並訂婚,但那時她確診了帕金森氏症,後來就分手了。

之後迎田良子回到日本,照顧父母。再後來就是獨自生活了。而帕金森氏症越來越影響她的生活,吃飯時手抖得厲害,偶爾打開電腦,半天打不出一個字。她喜歡走路,但手腳發抖讓這唯一的嗜好也難以持續。

她想要安樂死。但日本政策只認可患者停止延長生命的治療,對使用藥物死亡的方式卻是不被認可的。

後來,她聯絡了瑞士認可安樂死的團體,並辦理了相關手續。搭車去瑞士時,她的神態很平靜。

她先去了萊曼湖。在那裡,迎田良子難得有了笑顏。她說那裡的湖水好漂亮,清澈透亮,夏天時將腳放進去,啪嗒啪嗒的,讓人覺得舒適。

她很喜歡那裡。 2006年時,她曾和戀人一起去那裡旅行,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。她想以後就將自己的骨灰撒在那裡。

在萊曼湖邊,她傳了簡訊給日本的親人和主治醫生。她說自己準備得很周全,或許因為自己原生家庭的緣故,她不擅長向別人撒嬌。

她的前戀人曾說想要來陪她,但她拒絕了。她內心其實也想有個人陪,但最後還是決定獨自離開,希望對方記得的是曾經的美好。

安樂死的當天,工作人員再次問她是否放棄安樂死,因為不是致命的病,還是可以活下去的。但迎田良子堅決要安樂死,她說:“雖然能活下去,但是很討厭這樣的生活,總是有各種疼痛和不舒服。”

她讓媒體拍下安樂死的全程,也是想讓日本討論合法化問題。畢竟,她也不想背井離鄉安樂死。她認為想要安樂死的人,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時候,應該能決定是否要繼續活下去。

工作人員再三確認,迎田良子都堅持要安樂死。一個私人醫生接待了她,並帶了鮮花給她。

在合約上最後一次簽字確認後,迎田良子躺在了床上。私人醫生像平常一樣和她說話:「不是每個人都在瑞士。如果能在自己家安樂死就好了。」迎田良子連連稱是。

私人醫生說:“很多日本人來我們這裡,其實瑞士不是最好的選擇。這樣真的沒關係嗎?”

迎田良子說:“沒關係。謝謝。能來這裡已經很幸福了。我的夢想也實現了。”

告別的時刻到了,私人醫生最後一次問她:“如果按下這個開關,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嗎?”

迎田良子平靜地說:“我會死。”

醫生說:“如果這是你最後的願望,你可以按下去了。”

迎田良子說:“是的,好的,謝謝。”

她毫不猶豫地按了下去,醫生將花放在她胸前。幾分鐘後,迎田良子永遠離開了。

她的骨灰,按遺囑撒在萊曼湖。

在安樂死合法化議題上,日本也有強烈反對的聲音。前不久,京都法院剛進行了一場審判。 2019年,45歲的醫生大久保良一,接受漸凍人症患者林優裡的委託,非法為她實施了安樂死,後來被以投用.毒.藥.殺.人.等罪名起訴。

雖然林優裡確實發過「希望能讓我安樂死」之類的訊息,但法官認為這種行為是不被接受的。今年3月初,大久保良一被判18年有期徒刑(他也被控謀殺77歲老人)。

在這場審判中,漸凍症患者岡部宏生(66歲)等眾多殘障人士做了旁聽。

審判結束後,他們也接受了採訪:「一旦允許發生這種事,會有更多類似病症的人面臨生死選擇」、「希望日本社會能和殘疾人一起生活」……他們強烈反對安樂死。

岡部宏生患有漸凍症18年,目前已不能說話,只有眼睛能動。他日常交流是用眼神追著特製錶盤,讓護理員讀取他的意思。

岡部宏生表示,他也曾多次想要自我傷害。他曾想過從陽台上跳下去,但已經沒有行動力。他也想過不戴呼吸機,很快就會窒息而死。但他最終選擇活下去,想讓更多健康的人思考生命的意義。

岡部宏生坦言,他有4成時間都痛苦得想要死去。如果那個時候,有人說“讓他死吧”,他肯定會同意馬上去死。

但其實他內心還有強烈的求生欲,所以他反對安樂死合法化,因為除了真正需要安樂死的人外,還會導致僅一時想不開的人放棄生命。這樣的擴大化,才是最可怕的。

岡部宏生24小時需要人護理,妻子也因為照顧他得了憂鬱症。他曾無數次自責,也很理解那些安樂死的人的心理,但依然認為推崇安樂死的社會,是沒有希望的。

即使生活如此艱難,岡部宏生也堅持做正面積極的事。他會去學校演講,也會外出和其他患者交流,鼓勵他們好好活下去。

他最怕聽到別人說“安樂死合法化”,因為那確實很容易讓更多人放棄生命。選擇死亡很容易,但艱難地活下去更有意義。不單要活下去,還要活得有價值。

岡部宏生的想法很簡單:“我希望更多的人活著。活著,我們就有生存的力量和希望。而如果失去了這些,就會有更多悲慘的事情發生。”

不選擇安樂死,而選擇用盡全力活著,這是岡部宏生的堅持。他給了許多人活下去的信念,不僅是患病的人,還有遇到困難的人,都從他的故事中汲取到了活下去的力量。

關於「安樂死合法化」的討論,還在持續進行中。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?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