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本身的自制力是比較弱的,所以很多家長都可能會經歷過孩子「說話不算數」的情況,從而內心對孩子產生錯誤的評價,認為孩子「過分」。但其實,孩子「說話不算數」的本質還是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。
以前的時候,我們家孩子也是非常「不聽話」。比如在看電視的時候,說好的看半個小時,結果看了半個小時之後,我讓孩子關電視,孩子卻又說:「再看20分鐘」,我不同意,孩子就又會說:「再看15分鐘」,看到孩子那期望的眼神,我同意了孩子再看15分鐘的請求。
但是,孩子在看了15分鐘之後,我發現孩子並沒有關電視的意圖,於是我便再次提醒孩子時間到了,快關掉電視,而孩子在聽到我的話之後,竟然又表示:「再看15分鐘」,這讓我很生氣。
於是,在發生這種情況之後,我就會對孩子進行「嚴厲的教育」,比如「你這是不守信用」、「你的承諾像空氣」等等, 妄圖用這種方式來刺激孩子,從而讓孩子汲取到教訓,在下次的時候能夠說話算話。
但是,我的方法往往沒有什麼效果,孩子該犯還犯,這讓我頭疼不已,難道自己的孩子就這麼的不講信用嘛?如果孩子一直是這樣,以後可怎麼進入社會。
為了讓孩子能夠改掉這個壞習慣,我和很多寶媽、有孩子的同事朋友以及孩子的老師都進行了溝通,最後發現, 其實孩子的「不相信用」並不是真的不講信用,而是孩子的階段性特徵。
此時的孩子因為年齡比較小,其時間觀念尚未建立,導致孩子無法正確的認識時間,所以也就無法有效的利用時間,這才會讓孩子出現「看15分鐘又15分鐘」的情況。
簡單的說,就是 孩子並不知道「15分鐘」意味著什麼、有多久,孩子口中的「15分鐘」其實是「我要繼續看」的意思。
如果家長允許,那便是同意了孩子繼續看,而到了「15分鐘」之後,孩子自然不會結束自己的行為了。
如此這般,在了解了孩子拖延的真正原因之後,我便有了應對的辦法,而我所使用的辦法,還是非常有效的。
「媽媽,我想再看15分鐘」,媽媽的第一句話,關乎孩子的未來和孩子站在「同一陣線」
以往的時候,孩子一說「再看15分鐘」,我就會覺得孩子又說話不算話了,所以便會對孩子進行一番「口誅筆伐」。
但是,這種情況不僅無效,還會淡化親子感情,影響親子關系,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。
而現在,孩子說「再看15分鐘」的時候,我便不會拒絕,而是肯定的回答「可以」,並且表示自己會陪著孩子一起看。
因為這樣的話,孩子就會認為我和他站在了同一陣線, 我的思維和孩子的思維是處於同一角度的,所以我說的話孩子就會更能聽進去,也就更容易聽話了。
計劃性倒計時的提醒
在陪伴孩子看這15分鐘電視的時候,我並不是說一聲不吭的,隔一段時間我就會看向立方計時器,然後對孩子進行倒計時提醒。
比如看了一會之後,我發現立方計時器液晶面板上的時間到了「5:00」,我就會提醒孩子:「還有5分鐘就要關電視了哦」。
提醒2-3次之後,孩子的腦海中產生一種「我馬上就要關電視」的肯定性思維,感覺時間到了自己就一定會關電視。
履行協定
等到時間到了之後,以往的我肯定會起身給孩子關電視,然而這種行為會給孩子一種「不舒服」的感覺, 總覺得是「被迫」停止的。如果孩子產生這種思想,對於好習慣的養成是非常不利的。
所以,當15分鐘到了之後,我就會提醒孩子時間到了,久而久之,孩子就養成了一種「說話算話」的好習慣,其實也就是建立了良好的時間觀念。
結語
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守約定,不說話算話,只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。如果家長想讓孩子說話算話,就需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