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民間習俗多不勝數,尤其在辦理喪事時更有許多必須遵守的禁忌,否則可能被認為帶來不吉利的影響。一位網友在社群上分享了一個她遇到的情況,說她不久前的鄰居家中有人去世,當她走出家門時,卻發現地上擺了一包砂糖,讓她感到困惑。她不敢亂碰,並在網上詢問其他人這有何意義。令她驚訝的是,許多了解這習俗的人紛紛讚揚這個舉動「非常貼心」。
據《TVBS新聞網》報導,這位網友在「爆系知識家」這個臉書社團上發表了這個經歷。她說,鄰居家正在舉行喪事,出殯那天,家中所有人都外出了。當大家回家後,發現門口不知何時多了一包砂糖,而且左右鄰居家門前也各自放置了一包。她好奇地查看了監視器畫面,發現這些砂糖是葬儀社的人放置的。她感到有些毛骨悚然,但詢問了婆婆後,婆婆卻認為這是表達心意,意思是要請大家「吃甜」。
然而,即使婆婆解釋了,原PO(原始發文者)仍然感到困惑。在她的印象中,一般只有在喜事上才會請人吃糖,以分享喜悅。她從未聽說過,在辦理喪事時也會有請人吃糖的習俗。這讓原PO有種說不出來的微妙感,但她又不好多問,因此決定在網上尋求答案。她表示:「吃甜?喪吃甜?感覺搭不上的妙。」
圖片來源:爆系知識家
這篇貼文迅速吸引了許多了解習俗的網友,他們紛紛在留言中解釋砂糖的真正用途。一些人表示:「由於棺材經過你們家門口,可能對你們造成了不便,所以這是回禮的一種,符合傳統習俗。」另一些人說:「這是一種歉意的表達,因為在治喪期間,可能經常打擾到鄰居,所以在喪禮結束後送糖,感謝大家的體諒和不計較。」還有人指出:「儘管喪禮是嚴肅的場合,但這只是表示對逝者的尊重,沒有什麼不吉利的意思。」有網友解釋說,過去禮儀可能較為繁複,包括韭菜、金紙、糕餅、炮竹、香等,但現在則更加簡化,變成了實用價值,例如直接送砂糖。
原來這包砂糖有這樣的含義,真是令人大開眼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