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甜可口的百香果是台灣夏季水果,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之一,不僅可以直接食用,還可搭配茶飲或沙拉,消暑解渴。然而,你知道百香果在台語中應該如何發音嗎?一位女網友好奇提問,沒想到卻考倒許多人!
根據《三立新聞》的報導,在《宜蘭知識+》的臉書社團中,一位女網友好奇地問道:“「請問百香果的台語怎麼說,是不是有好幾種說法?」她透露:「我老公說『龐規』,而我小時候在家裡總是叫『VV規』。」
這個問題迅速引起網友們的回應,他們紛紛留言表示:「南部人稱番仔藍趴,宜蘭人稱B裡龜」、“「我媽都叫他番仔爛扒」、「有人叫時鐘果,也有人叫啤酒瓜。」、「我記得是叫米魯亀,不過年長的人則有叫時針果或番仔懶吧。」
台語老師劉上君為這個謎底揭曉答案,正確的台語發音應該是「時計果」。這是因為百香果的梨與時鐘非常相似,而日文中時鐘的寫法為「時計果」,因此在台語中稱之為「時計果」。她進一步解釋:「由於台灣南北口音差異,我習慣稱之為『酸計果』,但根據教育部的辭典,正確發音為『時計果』。」
除了百香果的台語發音獨特,草莓在台語中也有兩個不同的稱呼。劉上君指出:「菜市場我們看人家賣的,又紅又大顆又漂亮那種品種我們說是『草恩』。」 另一種則稱為「刺泡」,因為一般草莓的外觀就像一顆顆的氣泡或刺,因此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