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老的這件事情有時候挺難的,主要難在自己的身體以及心態,有些老人健健康康的,可是卻每天愁眉不展,無事可做,漫無目的的生活著,時間一長自然會讓自己的生活變成一種煎熬,每天在重複著同樣的日子,久而久之也就缺少了樂趣,缺少了對生活的期待,隨之而來的便是越過越難的養老;
可反觀那些覺得養老簡單又幸福的老人,他們通常都會有兩個特徵特別明顯,第一個特徵那就是心態好,能夠樂觀的去看待生活,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,每天都過得像是新的一天一樣,心情自然也不一樣了,第二個特徵則是身體的健康,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晚年最最重要的資本,有好的身體就意味著自己能夠去做很多的事情,就能夠避免很多的麻煩。
而在對比這兩種特徵的時候,也許有自己的選擇才是最重要的,總歸自己的選擇一般上都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快樂的日子,不至於說被迫的去生活,被迫的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兒,這才是更重要的,如果沒有自己的主見的話,聽命於子女,聽命於他人的晚年終究都會成為了無奈之舉。
62歲的張大媽道出自己的經歷:我跟老伴種地打工供兒子上大學,可老伴在兒子結婚了第三年走了,我一個人打算搬去兒子家裡養老。但我和兒媳只是表面的婆媳關係。
於是我都聽兒媳的,幫做家務不麻煩他們,可不到一個月兒媳就說: 「媽,你什麼時候回家呢?孩子幼兒園就在我爸媽樓下,他們每天就幫忙接送了,您真不用擔心我們。」兒媳的一番話讓我尷尬,就這樣我一個人生活了四、五年。今年我身體越來越不好了,就去了兒子家。晚飯時兒媳婦說: 「我爸剛做完手術,打算接到我們家裡來住,我媽那身體也不行她一個人也照顧不了我爸。」我聽著笑了笑,也沒再說話了。第二天我收拾了東西就讓兒子給我送車站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