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育小孩的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,特別是養育多個孩子,父母一邊需要承擔工作上的壓力,一邊還要挑起教育孩子的擔子,所以在情緒激動的時候,第一反應大多數是發火,而很少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言語和行動來說服他們。
「媽媽,抱抱」
在農村裡,有很多家庭都是二胎甚至多胎的結構,大部分父母對老大的態度都是嚴厲的,他們默認老大是這個家的頂樑柱,是來幫助父母帶弟弟妹妹和幹活的,小栗就是這萬千個老大之中的一個。
某個飯後的週末,媽媽囑咐小栗照顧好弟弟,出門去買菜,當小栗在看電視時,弟弟突然偷偷爬上沙發玩,結果意外。
醫生經過搶救遺憾表示,無力回天了。就這樣,這位母親痛失了可愛的女兒。眾人皆指責這位媽媽。
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
孩童時期,家長就是小孩模仿的物件,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說什麼話,做什麼事,就應該也約束自己的行為。
使自己的角色變「弱」
家長需要嚴厲的部分只在一些生活原則問題,需要教育孩子不要做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,除此之外有許多事情都不是什麼值得發火的「大事」。
家長不應該時時刻刻都板著一張臉對孩子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,而是應該更多地把自己變「弱」,對孩子釋放「需要幫助」的 信號,這樣一來,孩子的學習欲望就會變得強烈,自然而然就會成為家長們心中優秀懂事的孩子了。
尊重不僅僅限制於成年人於成年人,在家庭之中也必須把尊重放在心上,只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人格是被尊重的,他們才會更願意跟家長真誠溝通交流,從而也省去了家長需要「教育」的機會,促成更好的家庭關係。